套筒灌浆料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是一种由水泥、细骨料、多种外加剂复配而成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现场按照要求加水搅拌均匀后形成自流浆体,具有黏度低、流动性好、强度高、微膨胀无收缩等特点。
一、产品特点
流动性好:初始流动度大于300mm,还可定制流动度为340、380两种型号; 施工简单:用水量过大也不会导致沉降和泌水,保证材质均匀性和施工; 塑性膨胀:浆体制拌完成后即开始膨胀,补偿水分蒸发等带来的塑性收缩; 后期膨胀:复合膨胀机制,在密闭条件下的后期膨胀(硬化后膨胀),保证钢筋与套筒连接牢固; 早强高强:3天强度可达普通灌浆料的28天强度,终强度可达100MPa以上; 绿色环保:套筒灌浆料无毒、无味、无污染、不含可燃成分,对环境及操作人员无危害。
二、适用范围
1、装配式住宅、产业化住宅预制框架柱、剪力墙等预制混凝土构件与基础的套筒连接;
2、大型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高层钢结构柱脚螺栓灌浆;
3、其它对灌浆材料强度要求较高、流动度要求较好的场合灌浆。
如果产品对拌合用水量非常敏感,水料比增加1%,就会出现表面大量返泡,甚至泌水离析的情况,有效承载面很低,甚至失去承载作用,施工留样强度远低于材料检验强度。为避免出现上述现象,规范规定按产品要求的用水量,或者说产品能够达到截锥流动度为检验前提;如果施工时不需要大的截锥流动度,可以降低拌合用水量,这样不会对工程做成不良后果。
所以各位施工大神灌浆料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厂家规定加水量去加水,这样才会避免因加水量出现的各种问题。
那么我们知道灌浆料的加水量是有范围的,每一个生产灌浆料的企业在灌浆料出厂时,都会在合格证上标注该种灌浆料的加水范围。灌浆料厂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灌浆料只有按照产品要求的用水量拌合,才能达到它的流动度和强度。
由于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时只需加水拌和均匀即可灌注,那么搅拌加水这一步至关重要,这是决定灌浆料是否密实的关键。若是灌浆料在搅拌之时,混入气体或者加水不符,就会导致灌浆料施工有时会出现裂缝、沉降等现象。
加大拌和用水量对增加流动性有利,而对强度、竖向膨胀和泌水率等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加水过多会导致灌浆料凝固时间延长、出现裂缝、强度降低,出现泌水,上面会出现一层浮灰,那么便会影响整体施工。
如果加水量少了,会造成搅拌不均匀,搅拌好的灌浆料流动度不够,不易施工时,施工后易产生孔隙,蜂窝等,从而影响工程耐久度。
表面不平整
现象:灌浆料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产生的原因:
1.灌浆料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撑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灌浆料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灌浆料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现象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含或不含粗骨料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检测规定
可以执行推荐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88-2008)。
1、原材料的进场检测 每200t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200t也按一批论。
(1)常温季节和常规的施工环境,检测参数为:流动度、竖向膨胀率、抗压强度、钢筋锈蚀和泌水率;
(2)冬季施工期间,在(1)基础上,增加规定负温(-5℃、-10℃)下的抗压强度比(R7、R-7+28和R-7+56);
(3)用于高温环境的,在(1)基础上,增加抗压强度比和热震性。
2、施工过程的检测
(1)试块留置
灌浆施工时,每50t作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t也按一批论。每一检验批均应留置抗压强度试件,其中
①标准养护条件下的试件不少于3组,分别检验1d、3d和28d强度;
②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③冬季施工尚应增加抗冻临界强度试件,抗冻临界强度为5.0MPa。
(2)试块规格
①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大集料粒径≤4.75mm时,采用水泥胶砂试模(40×40×160mm3)成型试体。每组试块成型三条试体。一般情况下,标准养护试件只留置28d龄期的;
②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大集料粒径为>4.75mm且≤16mm时,采用混凝土试模(100×100×100mm3)成型,每组试块成型三个试块。一般情况下,标准养护试件只留置28d龄期的。
(3)试块成型方法 博瑞双杰灌浆料直接注入试模直至与试模上边缘平齐。使用水泥胶砂试模成型试体时*振动;采用混凝土试模成型试体时,适当手工振动。
(4)试块强度折算
①使用水泥胶砂试模成型的试体试压时,强度不需折算;
②采用混凝土试模成型的试块试压时,按下表规定的折算系数折算